AP6_001
脇本樂之軒〈東洋名畫之旅(十九) 僧牧溪筆猿圖〉《アサヒグラフ》第5卷第18號,第10版,1925.10.28
AP6_002
脇本樂之軒〈東洋名畫之旅(二十) 狩野之信筆收穫圖〉《アサヒグラフ》第5卷第20號,第6版,1925.11.11
AP6_003
脇本樂之軒〈東洋名畫之旅(廿二) 南宋時代五百羅漢圖〉《アサヒグラフ》第5卷第25號,第11版,1925.12.16
AP6_004
脇本樂之軒〈東洋名畫之旅(廿三) 岸駒筆松下飲虎圖〉《アサヒグラフ》第6卷第1號,第11版,1926.1.1
AP6_005
海島逸民〈越州秘色窯的發掘〉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日刊6版,1937.4.14
AP6_006
海島逸民〈越州秘色窯的發掘(續報)〉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日刊6版,1937.4.21
AP6_014
〈期待緣分的姿容 朝倉文夫作、杉山壽榮男 從藝術直覺看卍字圖形(一)〉《東京日日新報》約1925
AP6_015
〈湖內莊史跡 寧靖王墓後 發掘的各種寶物 委託佐藤老師鑒定〉《民報》1937.7.16
AP6_016
何公超〈中世紀的七奇〉出處不詳
AP6_018
〈麒麟兒(素描)〉出處不詳
AP6_019
〈孔子像〉出處不詳,1935.1
NC3_001
〈帝展洋畫 罕見的嚴格挑選 僅有十分之六多一些的入選 新入選七十名〉出處不詳,約1929
NC3_002
楊啓東〈臺展作家論〉《臺灣新聞》1934.11.26
NC3_003
平野平野藻平次〈煙嘴放入口中 臺展雜談〉《臺灣日日新報》日刊3版,1936.11.4
NC3_004
横川毅一郎〈文展評(1)招待展的日本畫 文化逆轉的成果〉《讀賣新聞》1936.11.7
NC3_005
〈帝院的前途多難 對於第二部的參與、指定的推薦,反帝展體系的人眾多〉出處不詳,約1936
NC3_006
〈為了學制改革 設置恒久的審議會 文部大臣規劃具體方案〉出處不詳,1937.7.1
NC3_007
〈會員的成員〉出處不詳,約1937
NC3_008
〈決定新文展委員的成員 昨日在文相官邸商議〉出處不詳,約1937
NC3_009
〈新帝展的參與和指定 每一個都不需甄選〉出處不詳,約1937
NC3_010
〈帝展改組最初的新會員大會 完成文部省的帝展規章〉出處不詳,約1937
NC3_011
〈美術界的新爆炸性消息!新帝院的七位大師第二部會展展出作品 回應輕蔑地懇請當局“友情”之名的反旗? 對當局的懇請輕蔑地回應 「友情」之名的反叛〉《讀賣新聞》1935.10.7
NC3_012
〈是否呂氏的展出作品二件都撤回 臺展的假扮作家入選問題〉《臺灣日日新報》夕刊2版,1936.10.20
NC3_013
〈三年計畫的盧雲友氏 開拓新境地、努力學習 立石鐵臣氏談話 想要把生番的習慣用畫作描繪留存 秋山春水氏 初次入選的石本秋圃氏〉出處不詳,1934